縉云縣黃貢茶業有限公司創建于2012年2月,注冊商標“仙都黃貢”和“軒轅仙都黃貢”公司本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立足農村當地貧困山區經濟產業發展為目標。目前公司科研基地200畝,帶動茶園5000多畝。技術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是農業部茶葉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定點企業。集研發、種植、加工、銷售和茶文化推廣旅游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科技型企業、省名優茶加工企業、市著名商標、縣農業龍頭企業。我們充分發揮生態地域優勢,以“科研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在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專家李強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開發出“仙都黃貢”牌高山土種紅茶與“縉云黃茶”,公司以“縉云黃茶”為標桿與“仙都黃貢”紅茶為主導的戰略目標。2016年12月全國首批、麗水首家由科技部批復通過的“軒轅黃貢星創天地”、“省級慈善扶貧基地”。目前公司直營點五個。產品分銷全國十多個省市,為當地茶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起到積極帶動和促進作用。
企業口號;科技蘊育生命、品質鑄造未來
縉云縣黃貢茶業有限公司
電話:0578-3192777 3192888
地址: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胡源鄉茶源村
仙都黃貢的由來
相傳,軒轅黃帝平定天下后,為安撫南方部落“南巡”。到浙江縉云好溪之畔,發現一頂天立地、偉岸陽剛之“神根”。(在父系社會對神根的崇拜可謂無以復加)。即在此立銅鼎,燃火焰,煉制仙丹。因日夜高溫煉制,有些丹夫,出現口干腹脹之癥,紛紛病倒。
黃帝愁須莫展,獨往步虛山而去,突見綠叢中有一金黃色樹叢分外耀眼。折葉嘗之,甘甜潤喉,頓覺神爽。帝喜,即采之煎于病人服下,癥狀明顯好轉。即令大量采入煎用、數日,病人腹中之脹滯仍難消除。而置屋內的葉子已發奇味,命棄之。經過丹爐,頓覺紫氣飄浮,香溢峽谷。帝聞之,莫非上天賜福?又令將悶熟葉子放于丹鼎邊烘烤,干后其香醉人,帝將其重置于瓦罐煮湯,見湯色微紅,清香撲鼻。服后腹脹頓消,且有開胃提神之效。
農歷九月九,仙丹煉成。神根云霧繚繞;好溪黃旗招展。軒轅黃帝站在高高的禮臺上,舉起金光閃閃的丹丸。突然,天空飄下一朵彩云,涌向高臺。黃帝揮手一拂,云中紅光閃耀,一條金龍飛到帝前,伏首而迎。帝見此,已知天命,拜別族民,跨金龍飛升而去......(為紀念黃帝煉丹時發現的樹葉,當地把它尊稱為“縉云黃葉”)。
唐天寶年間,鼎湖峰彩云繚繞,鸞鶴飛舞,云中仙樂響亮,山呼“萬歲”。唐明皇李隆基聞此,龍顏大悅:“真乃仙人薈萃之都也”,即御書“仙都”二字。而后又名“仙都黃葉”,因于深山路險、不為外界所知,直到南宋出了個名人。
潛說友(1216--1288),字君高,號赤壁子,縉云人。宋淳祐元年(1241)進士,歷知南康軍、浙東安撫使、兩浙轉運使。當朝理宗皇帝因長期酒色過度,使得胃納脹滯,食欲不振,每至午后,精神萎靡。潛公即將 “仙都黃葉”貢與皇上?;实劭曙嫼?,竟然食欲大開,精神大振!悉知此藥茶來歷,列為貢品。
咸淳三年(1267)《縉云縣志》載兩浙轉運使潛說友撥款擴建仙都“黃帝祠宇和獨峰書院”修葺名勝,整修道路,使仙都達到鼎盛時期?!独ㄉn匯記》載1269年十月十二日,杭州西湖,龍井,重建門,潛說友書古篆“龍井”兩字為匾。咸淳六年(1270),任中奉大夫兼戶部尚書、臨安知府。
歷經數代,幾度欽定貢茶。有志為證:“縉云物產多茶、縉云貢茶三斤” (明萬歷 《括蒼匯記》);“茶;隨處有之,以產小均、大園、柳塘者佳括蒼云霧茶亦為珍品”(清道光《縉云縣志》)。經后人研究發現仙都黃葉乃是一特異茶種。
2007年由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原副所長百堃元和李強教授發現仙都黃葉乃是一特異茶種,經多年來的研究和專家論證,確屬高端茶種,為挖掘弘揚(仙都貢茶)文化。
目前縣政府對此非常重視,著力打造“仙都黃貢”中國黃茶之鄉!
聯系人:潛先生
手機:13957095288
電話:0578-3192888
郵箱:zjxdhg@163.com
地址: 浙江省縉云縣胡源鄉茶源茶產業示范園